1.混搭。我實在想不出來更優(yōu)雅的詞來形容這個方法了。具體操作就是,A文中的1234項和B文當中的1234項拆裂開來重新組合,以達到“口味不同”的目的。但是現(xiàn)在搜索引擎已經可以有效識別這種擦邊球似的抄襲方式了。
2.替換非關鍵詞。例如把“如果”換成“一旦”,這種簡單低級的方法在五年前還是好用的,那時不僅搜索引擎不成熟,訪客也不成熟,F(xiàn)在誰還這么做,只能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。當然通常這種都是采用所謂的偽原創(chuàng)軟件制作而來。本人一直都不太相信所謂的偽原創(chuàng)軟件,中文博大精深,豈是軟件就可以這么輕易的寫出一篇文章來的么?
3.更換標題、首段、末段。這種方法其實還是挺好的,至少給訪客停留時間增加做了有效的貢獻。但是換湯不換藥,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,這種偽原創(chuàng)質量不高,即使收錄了慢慢也會被剔除。